2016年6月8日开始预展的“民族记忆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中首次展出三件世界印刷史上标志性珍贵文献。2015年在中央领导关心下,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全力支持下,国家图书馆成功入藏堪称世界印刷史上标志性实物例证的三件早期印刷品。国图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开展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使其化身千百、服务社会。
三件珍贵文献是重大古籍新发现,在世界印刷史上具有重要标志意义
三件珍贵文献为晚唐五代木版雕刻印刷品,距今均在一千年以上,为早期刻本的重要代表,是早期印刷品实物的重要例证,意义重大。其中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简称《弥勒上生经》)仅比咸通九年《金刚经》晚59年,为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另两件分别为晚唐五代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五代北宋初刻本《弥勒下生经一卷》。这三件刻本弥补了中国作为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故乡却无早期实物的遗憾。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在隋唐之际,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出土唐咸通九年(公元868)所刻《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雕版印刷书籍,中国因此被世界公认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国。专家一致认为,三件早期印刷品保留了早期雕版印刷典籍的版式形态、纸张信息、书籍样式以及丰富的中古时代的社会信息,为典籍演变、唐末五代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文化传播等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是重大古籍新发现,也是世界印刷史上标志性实物例证,对于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国家图书馆优势,做好抢救性修复,加强文献传播利用
国图作为国家总书库、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收集、保存和利用好文献典籍是其基本职能,也具有突出优势:一是拥有国内一流的库房保存条件;二是拥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和国家级古籍保护实验室,获得国家一级文物修复资格,能够有效开展珍贵文献修复工作,延续古籍生命;三是国图已经收藏大量历代珍贵典籍和中国印刷史重要文献,能够形成文献体系、互相印证;四是具备综合研究实力和广阔传播平台,能够深入开展文献研究、挖掘、阐释和传播工作。
国图充分发挥优势开展保护和利用工作:一是开展抢救性修复。三件文献存在断烂破损情况,国图古籍修复中心在组织专家论证基础上,制定修复方案,开展了抢救性修复工作。二是化身千百,服务社会。原件完成修复后,将通过高清扫描进行数字化,提供社会各界观览,开展学术界研究;制作仿真复制件,影印出版,广泛传播利用。三是开展文献研究。组织馆内外专家进行全面研究,深入挖掘社会意义、文化内涵、学术价值,力争形成系列成果。四是举办三件早期印刷品展览。围绕三件早期印刷品所蕴含的文物、文献、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价值,充分揭示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